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第二常见的肿瘤驱动基因。作为新型的第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洛拉替尼(lorlatinib )对多种ALK激酶域突变具有广谱且高效的临床活性,并具有强大的穿透血脑屏障效力。洛拉替尼的总体耐受性良好,其独特的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包括高脂血症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等,多为轻至中度,通常经剂量调整和/或标准医疗干预即可管理。对于ALK阳性晚期NSCLC,开始洛拉替尼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基线特征与既往用药状况,预先告知患者可能经历的用药相关不良反应,并定期监测以实现药物临床获益的最大化。同时,多学科专家团队对于建立全面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洛拉替尼(lorlatinib )治疗期间,最常见的ADR或AE包括高脂血症、水肿、CNS反应、体重增加以及周围神经病变。与总人群相比,中国患者高脂血症、肝毒性以及高血糖发生率相对较高,而CNS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较低。
全球人群中,洛拉替尼(lorlatinib)治疗期间严重AE发生率为34%,≥3级AE为72%,因AE而需暂停、减量或停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9%、21%和7%;中国人群中上述结果分别为21%、61%、28%、12%和2.8%。
洛拉替尼(lorlatinib)相关ADR或AE多为轻至中度,通过剂量调整和或适当的对症支持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肿瘤科医生应掌握常见和特殊ADR或AE的处理对策,通过合理监测、早期发现、及时干预等手段最终使ADR或AE后果最小化,患者获益最大化。鉴于ADR或AE涉及不同器官系统,多学科团队管理至关重要。
更多关于劳拉替尼的信息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