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EGFR通路药物研发的成功,到最终为患者带来总生存的获益,为肺癌的治疗开启了崭新的时代。紧随EGFR之后,ALK也是NSCLC患者非常重要的靶点之一,那么ALK-TKI的研发对ALK阳性肺癌的一线治疗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有关ALK通路的研究,从EGFR通路中得到众多启示,因此研究之初便十分精准。2007年,日本学者首先在肺癌中检测到EML4-ALK融合基因,2011年,美国FDA批准克唑替尼上市,2013年,克唑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ALK通路药物研发发展迅速,目前有多个第二代的药物问世,在中国包括阿来替尼、塞瑞替尼、恩沙替尼、布加替尼。
对于第一代药物治疗耐药的患者,应用第二代药物的有效率约为50%。随着研究的深入,同样需要探讨第二代药物能否前移用于一线治疗,目前至少有2个临床研究给出结论。ALEX研究头对头地比较了阿来替尼和克唑替尼用于ALK阳性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显示,阿来替尼显著延长PFS,达到34.8个月。布加替尼对比克唑替尼的ALTA-1L研究同样取得阳性结果,因此第二代药物很快前移用于一线治疗,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第二代药物耐药后如何处理,尽管第三代的药物劳拉替尼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但对于ALK阳性患者,药物给药的顺序仍是当前探讨的重点。
相对而言,从PFS的角度,第二代的阿来替尼在一线应用时,ALEX研究显示有更长的PFS,同时阿来替尼毒性相对较低,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美国NCCN指南和CSCO指南将其作为一线治疗的优选推荐。未来第三代药物能否前移、确定最佳的给药顺序、同时探索ALK抑制剂和其它治疗方式的联合,均是需要深入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