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胃肠间质瘤(GIST)分子机制较为明确,其相关药物治疗效果确切,已成为实体瘤靶向治疗的标杆,目前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然而,GIST领域仍有很多疑问有待于解决,近来来,在所有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列的进展:1)辅助治疗。AIO研究结果,高危患者术后3年对比1年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结果发现3年辅助治疗显著延长5年OS和RFS。
2)晚期治疗。ENESTg1研究中Nilotinib挑战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地位,结果发现总体上Nilotinib并不优于伊马替尼,而在外显子9突变的患者中,其有效性甚至明显更差。GRID研究首次确立了晚期GIST的三线治疗地位,在伊马替尼、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GIST中瑞戈非尼可获得4.8月的中位PFS。
3)野生型GIST。对于无KIT或PDGFRA基因突变的GIST,也有Linsitinib等药物正在进行临床研究。此外,还有凡德他尼用于野生型GIST的II期临床研究,Crenolanib用于原发耐药突变D842V的GIST的II期研究,达沙替尼用于GIST一线治疗的II期研究等等一系列研究正在开展,我们也期待这些研究的结果为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证据。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