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非布司他在2004年由日本帝人制药公司研发成功,先后在2008、2009年在欧盟和美国批准上市销售,规格包括40、80及120mg。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不断得到临床研究的证实。多项实验都说明了非布司他相比别嘌醇具有更好地控制痛风患者尿酸水平的能力。安全性:相比别嘌醇单一排泄、拟似嘌呤、非选择性作用于黄嘌呤氧化酶的特点,非布司他则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并选择性作用于黄嘌呤氧化酶,这就使得非布司他对于肾脏功能受损患者的适用性、安全性都更佳。
上述Confirms研究中肾功能受损者占65%,40mg、80mg非布司他及300mg别嘌醇达到研究终点的比例则是50%、72%与42%,80mg非布司他(菲布力)显着优于另两组,p<0.001。相比别嘌醇存在的不良反应,包括剥脱性皮炎(尤其是HLA-B*5810等位基因高发的亚裔人,用药前需行等位基因检测)、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肝毒性、间质性肾炎等,非布司他说明书指出,其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恶心、关节痛、皮疹。关于非布司他在心血管方面的安全性存在争议,主要依据去年发表的CARES研究。这是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双盲研究,以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主要终点,在6190名使用非布司他或别嘌醇治疗的痛风患者中进行。结果发现,使用非布司他,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更高,HR1.34(1.03,1.73),全因死亡率也更高,HR1.22(1.01,1.47)。
该研究直接推动了美国FDA发布信息,要求限制非布司他的使用。这项研究固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包括纳入的患者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对象中亚裔仅占3%、研究失访率达45%等,但也提醒我们对该类患者用药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权衡利弊。随后,日本开展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纳入了1070例存在心肾脑血管疾病的痛风患者,随机使用非布司他或其他痛风治疗药物的治疗共36个月。结果发现非布司他组心脏病、卒中、肾病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显着更低,HR0.75(0.59,0.95)。另一项在台湾开展[9]的包括61539例受试者的队列研究结果也显示,相比别嘌醇,非布司他超敏反应显着更低(0.2 vs 2.7/1000人,p<0.001),心血管事件风险则并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HR1.16,p=0.152。添加微信: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