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已广泛应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目前的临床研究中主要报道过四种皮肤毒性,包括痤疮样皮疹(60% - 94%),皮肤瘙痒(16% - 60%),皮肤干燥(4% - 38%),以及甲沟炎(6% - 12%)1、2。但在同一类患者中尚没有直接对比不同EGFR-TKIs皮肤毒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报道。为此,台湾大学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对接受阿法替尼,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的患者出现皮肤毒性的概率进行比较。
共有146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分别有61例、117例、93例患者曾接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总体说来,痤疮样皮疹发生率最高(67.2% [41/61] vs 76.3% [71/93]),其次是皮肤瘙痒和皮肤干燥(47.5% [29/61] vs 63.4% [59/93])。甲沟炎的发病率最低,但三种EGFR-TKIs呈现显著差异(吉非替尼9.8% [6/61] ,厄洛替尼12.8% [15/117],阿法替尼39.8% [37/93];P<0.001)。在21例接受序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治疗的患者以及初次接受EGFR-TKI的患者中也呈相似结果。在至少应用180天EGFR-TKI的患者中,发现阿法替尼可导致甲沟炎的早期发病,并在180天内因皮肤毒性出现更多的皮肤病就诊人数。但这一结果在所有发生皮肤毒性的患者中并不显著。
所有出现皮肤毒性的患者均经由专家推荐的专业皮肤科医生诊断及管理,这些医生的诊断比临床试验中的诊断更为准确。在考虑到个体差异及药物累积因素的影响下,阿法替尼治疗中甲沟炎的早期发病以及高发病率呈显著差异可由以下两点解释:阿法替尼是不可逆的EGFR-TKI,对于EGFR野生型也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皮肤炎症;阿法替尼是EGFR和ERBB2的的双重抑制剂,抑制双通路也许会产生协同增效作用,有27.5%接受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会表现出指甲毒性。接受阿法替尼治疗的患者前6个月中皮肤病就诊率的增加可能与皮肤毒性发生率增高有关。皮肤病就诊频率在6个月之后逐渐降低,说明无论哪种药物引起的皮肤毒性均可被有效控制。因此,应鼓励接受EGFR-TKI的患者进行积极的皮肤护理
详情请访问 特罗凯 https://tlk.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