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研究在肿瘤治疗领域火热展开,随着多种药物在中国的上市,应用人群也越来越多。在应用时,首先需要了解,该药不是完全没有毒性的治疗药物,其毒性介于靶向和化疗之间,毒性重于靶向药物,而安全性优于化疗药物。因此,有必要提醒大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并不是绝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反应有以下特点,①总体耐受性强于化疗;②发生时间和发生谱各不相同;③两药联合治疗时,毒性可能不同;④CTLA-4单抗的毒性可能大于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以下几项,皮疹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次是消化道的腹泻,再次疲劳、肝功能异常以及免疫相关性肺炎。另外,免疫相关性的内分泌不良反应也需要注意,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垂体功能低下。这些毒性反应的发生率都超过10%,也就是说,随着治疗的进程,10个患者中会有1个以上患者出现毒性反应,在此,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毒性反应是根据分级处理的。通常情况下,Ⅰ级毒性反应无须特别处理,或者可以通过局部治疗解决;Ⅱ度以上毒性反应须给予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类固醇药物,如果类固醇药物不能解决问题,可能还须其他相关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Ⅲ度以上毒性反应须暂停治疗;出现Ⅳ度以上危及生命毒性反应的患者,须永久停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单药治疗,除了霍奇金氏淋巴瘤,在其他几个瘤种中的有效率均并不令人满意;而在一线治疗中,除PD-L1高表达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疗效外,PD-L1低表达患者单药治疗很难获得良好疗效。
近几年,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对于PD-L1表达低于50%的患者,联合治疗可能是更好选择。在肺癌治疗中,无论是鳞癌还是腺癌,联合治疗目前都是一线治疗的一大趋势,也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流方向。未来一两年内,国内药物也会相继上市。在此,张教授表示,希望联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期可获得较大延长。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