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局限性胃肠间质瘤(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对于转移复发或不可切除的GIST,则以全身治疗为主,但GIST对化疗不敏感,伊马替尼的问世,开启了GIST的靶向治疗时代,改善了大多数患者长期以来治疗困难的局面。但伊马替尼的应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即伊马替尼耐药之后如何处理?过去10多年间,业界进行了诸多探索,截至目前,除伊马尼外,又上市了两个新药——舒尼替尼(索坦)和瑞戈非尼,这两个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伊马替尼耐药。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包括一些外显子突变,舒尼替尼和瑞戈非尼则分别有自身的一些优势,那么究竟哪个能够克服伊马替尼耐药后的基因突变呢?
对于伊马替尼耐药的患者,首先需要探寻其耐药机制,根据耐药机制选择不同的药物。伊马替尼耐药的最常见耐药机制是继发基因突变,即在原来基因突变的基础上,出现一个新的基因突变,我们可以根据新出现的基因突变,选择后续的药物。常见继发突变包括外显子13和外显子17突变,外显子13突变患者首选舒尼替尼,研究证明该类患者对舒尼替尼治疗最为敏感,2017版《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中,舒尼替尼作为二线治疗推荐,用于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或不耐受的GIST;外显子17突变,可以考虑瑞戈非尼治疗,2017版《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中,瑞戈非尼尚处于三线治疗地位。
2017年,舒尼替尼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这对患者和医生意义重大。首先,对患者而言,可以大幅度降低治疗费用,避免患者因经济原因丧失治疗机会,而使生存受到影响。舒尼替尼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接受这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明星增多,受益人群明显扩大。其次,对医生而言,舒尼替尼上市间接促进了临床科研的开展。舒尼替尼纳入医保,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有能力根据疾病情况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而患者用药时间的延长,用药例数的增多,也有利于临床医生进行药物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研究,评估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一药物。总体而言,舒尼替尼进入医保,对患者和医生都助益良多。
详情请访问 舒尼替尼 https://suninat.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