仑伐替尼是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6年,日本学者公布了仑伐替尼应用于晚期HCC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ORR为37%,疾病控制率(DCR)为78%,中位TTP为7.4个月,中位OS为18.7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76%)、掌足红肿综合征(65%)、食欲下降(61%)和蛋白尿(61%),仑伐替尼在治疗晚期HCC的Ⅱ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2017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了REFELECT研究结果,该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开放的非劣效Ⅲ期临床试验,共入组954例患者,对比仑伐替尼和标准治疗药物索拉非尼一线治疗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入组患者随机接受仑伐替尼(478例)或索拉非尼(476例)治疗,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仑伐替尼组患者的中位OS为13.6个月,较索拉非尼组(12.3个月)延长(HR=0.92),HR低于所设的非劣效临界值1.08。在次要终点方面,仑伐替尼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 PFS )为7.4个月,明显长于索拉非尼组(3.7个月);中位TTP为8.9个月,明显长于索拉非尼组(3.7个月);ORR为24.1%,明显高于索拉非尼组(9.2%)。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中位治疗持续时间分别为5.7和3.7个月。
但肝癌的发病原因不同,欧美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为主,我国则以HBV感染为主,这对患者的生存和预后造成明显影响。在2017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上,公布了REFLECT研究中中国患者的亚组分析结果,仑伐替尼组和索拉非尼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5.0和10.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仑伐替尼组患者的中位PFS、中位TTP和ORR同样明显优于索拉非尼组。REFLECT研究的亚组分析与全球总人群相比,仑伐替尼对中国晚期HCC患者的疗效更显著,将为晚期HCC提供另一可选的一线靶向药物。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