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抗肿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给部分慢粒患者的疾病治疗带来了希望,但临床部分病人用药期间会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甚至无法耐受。合理使用伊马替尼,正确认识和密切监测常见的不良反应,将有助于减少毒副反应对自身的损害。
(一)严格遵照医嘱合理使用伊马替尼,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相关毒副反应。1. 伊马替尼半衰期长,常规每日只服用1次,建议低脂餐后服用,并用大量水送服,以减少胃肠道刺激作用。服药剂量应由医生根据不同疾病以及疾病不同阶段综合制定,切记不可随意增减。当每日服药剂量超过600mg,则应分开2次早晚服用。
2.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有明显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少,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应注意密切监测LVEF和观察有无明显的心衰症状。临床中应特别注意,儿童患者可能出现无法识别的水肿。轻、中度肝功能损害者推荐使用最小剂量400mg/天。严重心衰患者临床应用伊马替尼的经验有限,应谨慎使用。
3. 伊马替尼通过肝脏代谢,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联合使用可能导致疗效下降或毒副作用增加。及时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其它药物,如伊曲康唑、克拉霉素、利福平、卡马西平、地塞米松、圣约翰草制剂、辛伐他汀、环孢素、匹莫齐特、华法林、美托洛尔、对乙酰氨基酚等,将有利于协助医生进行用药调整。
(二)正确认识和密切监测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对自身造成损害。不良反应是药品的自然属性之一,无法完全规避,但是通过正确认识和密切监测,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对自身的损害。伊马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水肿和皮疹。
除骨髓抑制外,其它常见的非血液学毒副反应患者都能进行自我监测。大约有2.5%新诊断CML患者服用伊马替尼时发生严重水潴留,表现为胸水、水肿、肺水肿、腹水和浅表浮肿等,注意定期监测和评估体重的增加。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皮疹表现为湿疹、皮炎。如果患者自觉症状严重,应立即停药,并与医生联系,待恢复后再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调整剂量。
对于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的监测,可通过定期抽血检验血常规和生化指标。第一个月宜每周查一次全血象,第二个月每两周查一次,以后则视需要可每2-3个月查一次。若发生严重中性粒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随后每月查一次或根据临床情况决定。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