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肺癌治疗发展史,肺癌驱动基因的研究进展奠定了靶向治疗的基础。在中国大约有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而在不吸烟患者中,该比率甚至高达70%。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对于提高中国肺癌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肺癌治疗已经进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在我国,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上市的有吉非替尼、埃克替尼和厄洛替尼,第二代有阿法替尼,第三代有奥希替尼。目前,临床上靶向治疗的策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首选一代EGFR-TKIs治疗,耐药后转用三代EGFR-TKI;第二种是首选二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转用三代EGFR-TKI。
LUX-Lung 3研究表明,对于常见突变患者,一线使用阿法替尼治疗,PFS显著优于化疗组(13.6个月 vs 6.9个月)。而IPASS研究和EURTAC研究数据均显示,初始治疗使用第一代EGFR-TKIs,患者PFS约为10个月,低于阿法替尼一线治疗的PFS时间。LUX-Lung 7研究头对头比较了一线使用阿法替尼和吉非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吉非替尼相比,阿法替尼显著地改善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有效缓解了病灶。
在过去,肺癌靶向治疗一般首选一代EGFR-TKIs靶向药物,发生耐药后更换三代靶向药。而随着阿法替尼进一步渗透进临床应用,首先使用第二代阿法替尼,发生疾病进展之后更换第三代,能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期。这意味着,肺癌靶向治疗最优策略出现竞争选项,是时候将目光放长远、及时做出策略调整了。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