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日揭晓,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与日本科学家本庶佑(TasukuHonjo)因“发现肿瘤免疫治疗负调节机制”而获奖。
其实,肿瘤免疫治疗并非一时兴起,近几年一直是肿瘤研究的“宠儿”。自2011年抗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伊匹单抗(Ipilimumab)获黑色素瘤适应证尹始,便拉开了免疫检查点为主的肿瘤免疫治疗序幕,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调动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而消除肿瘤。
肿瘤免疫治疗历史悠长。早在100多年前,纽约癌症医院的外科医生威廉· 科利(William Coley)发现可以利用高温杀死的细菌刺激免疫系统,从而对抗恶性肿瘤。1953年Coley的成果首次公开发表,提出了肿瘤免疫的概念。
1978年肿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诞生,20世纪90年代INF-α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肿瘤免疫治疗经历了狂热期(1978-1985)、质疑期(1985-1997)和复苏期(1997-2010),直到抗CTLA4药物伊匹单抗(Ipilimumab)获批用于晚期黑色素瘤治疗。2014年,两款PD-1抗体(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正式获批,将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肿瘤免疫治疗强势拉入了人们的视野。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PD-1 https://pd1.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