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出现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时代,亚洲人较高的EGFR突变率使我国肺癌患者从以吉非替尼为代表的EGFR TKI中获得了非常好的生存收益。
随着对基因的探索路程,陆续有ALK、ROS1、MET、RET等基因靶点被发现并研发针对该靶点的抗肿瘤靶向药物,其中ALK基因重排发生率仅次于EGFR突变率,针对ALK基因重排的靶向药也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同堂的时代。
约2%-7%的NSCLC患者体内存在间变淋巴瘤激酶(naplasticlymphoma kinase, A LK)基因融合,以ALK酪氨酸激酶区与5’末端棘皮动物微管结合蛋白(echinoderm microtubu 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 EML4)形成融合基因融合最为常见。融合基因的EML4(尤其是Basic区)具有强大的致癌活性,这种活性主要依靠EML4-A LK通过二聚化激活酪氨酸激酶,从而活化下游的JA K/STAT、PL3K/mToR及MAPK等多条通路导致细胞增殖与凋亡失控,发生癌变。
目前有4种不同方法来检测A LK融合基因的表达,分别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及第二代测序技术(NGS)。其中FISH法是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推荐的A LK融合基因检测金标准。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