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可替尼的中国获批,使得EGFR突变的NSCLC治疗又增加了一个选择。从PFS结果来看,达可替尼显著优于第一代TKI,略低于第三代TKI;从OS结果来看,这是首个为EGFR突变NSCLC提供临床意义OS改善的TKI,也是现有数据中,OS最长的TKI。此外,跳出既往单药治疗的思路,通过调整达可替尼的剂量,并联合化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R)单抗等方法,或许能够进一步提高达可替尼的疗效。同时,经过剂量的调整,达可替尼的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也会减轻。
ARCHER 1050研究中,根据不良反应对达可替尼的剂量进行了调整。根据最终使用剂量把患者分为3个组,始终接受45 mg治疗组、1次减量至30 mg组,经30 mg、15 mg两次减量最终15 mg组。结果分析显示,剂量调整能够改善不良反应,但不影响达可替尼的疗效。ARCHER 1050研究结果显示,达可替尼调整剂量后并没有影响其疗效,这与用药合理性的问题相关。例如,一线初治患者和经过靶向药物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PR)患者,他们的肿瘤负荷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一片药管到底”的治疗策略是不合适的。
从临床角度来看,经过积极的治疗,瘤体缩小,肿瘤负荷指数降低,肿瘤活性受到抑制,此时是否应该继续使用原有的靶向药物剂量,值得进一步探讨。也就是说,对于靶向药物剂量的全程管理,我们还有改进的空间。在起始强化阶段和巩固维持阶段,我们都需要探索出一个更为合理的治疗剂量,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是,根据ARCHER 1050研究的结果,我们也不能认为起始就可以选择较低剂量,没有经过强化治疗就直接减量,疗效如何仍是个未知数,期待有严格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