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已获批用于胃癌的三线治疗,在国内已经上市,具有较好的药物可及性。在该研究开始进行时,呋喹替尼III期研究尚未结束,瑞戈非尼、TAS-102尚未在国内上市,当时标准化疗失败的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国患者,临床缺乏有效的、可选的治疗手段。因此,考虑到阿帕替尼较好的药物可及性、胃肠肿瘤的同源性以及抗肿瘤血管生成在肠癌治疗的重要地位,和理论上可能有效的作用机制,为给这部分结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机会,此项阿帕替尼治疗化疗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的探索性研究开始“转动”。
从目前得到的研究结果来看,阿帕替尼治疗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不差于目前已有的结直肠癌标准三线治疗药物——呋喹替尼和瑞戈非尼既往研究数据。(但这只是II期单臂的研究,数据解读时需要注意)。在安全性方面,如高血压、蛋白尿和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与呋喹替尼和瑞戈非尼相似。但总体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谱略有差别,如阿帕替尼的肝脏毒性较小。
然而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三线治疗现状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是否按照传统研究思路继续进行Ⅲ期研究,探索阿帕替尼单药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估。理论上,阿帕替尼作为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化疗的联合也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疗效,这种联合方式在胃癌、卵巢癌等癌种中已初见成效,或许这不失为探索新方向。除此之外,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前线治疗、维持治疗方面,也可进一步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是否可使患者更多获益。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正风生水起。由于结直肠癌患者仅有少部分存在MSI-H和(或)dMMR,因此,免疫单药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方面的探索整体不尽如人意。抗VEGR理论上可以改善免疫微环境,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自PD-1单抗获批上市后,在其他癌种与已有治疗手段联合,已观察到一定协同作用。因此,阿帕替尼是否可通过联合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样值得我们探索和期待。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