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治疗已经度过了最开始简单的使用病理类型来指导放化疗方案制定的阶段,进入到精准医学的阶段。随着驱动基因研究的深入,基因检测和靶向药物已经深入人心了。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基因检测,各个指南,包括我国的肺癌诊疗指南推荐的是EGFR、ALK和ROS1的平行检测。对于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所有的指南推荐均为一线使用ALK抑制剂。目前我国上市的一代ALK抑制剂仅有克唑替尼,在NCCN指南中还推荐了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
克唑替尼治疗28天为一个周期, 28天后评价疗效,如果有效,会继续使用至耐药为止。用药过程中会有缓慢进展和快速进展的问题,如果是缓慢进展或局部进展,可以加用局部治疗;如果快速进展,可以再进行检测,根据耐药机制选择二代ALK抑制剂或是更换为化疗。
目前二代ALK抑制剂已经上市和正在研究的药物有色瑞替尼、艾乐替尼、Brigatinib以及我们今天提到的恩莎替尼。恩莎替尼是由贝达药业主导研发的我国首个原研二代ALK抑制剂,它最早是在国外进行Ⅰ期、Ⅱ期和Ⅲ期临床实验的,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从Ⅰ期和Ⅱ期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ALK融合基因突变阳性初治的非小细胞晚期肺癌患者,PFS达到26个月,疾病缓解率高达80%,控制率高达87%。同时对于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疾病控制率可以高达97%, PFS达到9.2个月,这也是目前现有药物临床数据中非常好的。即便与已经上市的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相比,恩莎替尼也毫不逊色。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