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尼是一个小小的词根,它代表了“指哪儿打哪儿”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也是目前治疗癌症的两大类主流药物之一。随着人类在基因层面上越来越多地揭示了癌症的发病原理,制药的过程不再是漫无目的地测试各种化合物,而是针对一个导致癌变的“靶点”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有人说,这意味着人类迈入了“理性制药”的时代。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全世界包括中国对替尼类药物的研发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癫狂。理性制药,却引发了一场替尼战争。
时间回到2014年,可能是嗅到了国内药品审批机制即将发生巨变的味道,国内药企纷纷投入到创新药的研发中。当时国内申请1类新药的名单里有40多种替尼类药物,几乎占到全部新药申请的四分之一。在这后面,还有几百种替尼类的仿制药等着审批。这在刚刚起步的中国制药行业内实属罕见。
人们开始很严肃地看待这件事,也有人忍不住问:为什么会是替尼?让替尼类药物为大家熟知的不是医学上取得的奇效,而是《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电影里几万块一瓶的“格列宁”在现实里名叫格列卫,它还有一个名字:甲磺酸伊马替尼。
2002年12月,瑞士诺华公司研发的甲磺酸伊马替尼在美国上市,被批准成为慢粒白血病的一线治疗用药。格列卫有多神奇,在这里就不做赘述。对于慢粒白血病,格列卫这种靶向药物几乎从不脱靶,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高达90%,几乎是有药就能活。伴随着神奇的疗效,自然还有高昂的定价。格列卫的定价之高不仅让中国患者无法承担,就连美国患者也负担不起。它在发售后药价不降反升,最后迫于各方面压力和专利期的问题,价格才逐步下调。尽管慢粒白血病患者在癌症总体患者数量中的比例不高,但凭着出色的疗效和高昂的定价,格列卫为诺华带来了百亿美元的收入。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