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K的英文全称为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即间变性淋巴瘤激酶(也被称作ALK酪氨酸激酶受体或CD246),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其最早被发现于间变性大细胞瘤中而得名,由此可见,“ALK”实际上是一种蛋白。
ALK融合突变的发生率较低,在整体NSCLC患者中占比为3-5%,在中国人中观察到的最高数据,也不超过10%,其中,无吸烟史或轻度吸烟史、较低年龄的患者(小于60岁)中发生率较高。所以说ALK融合改变在肺癌中是相对少见的一种突变类型,但从临床探索的深入程度和靶向治疗的应用效果这一角度来说,ALK融合类型却在肺癌整体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ALK融合改变常见于肺腺癌,且很少与其他突变如EGFR、KRAS等突变类型同时出现,也有报道指出亚裔的EGFR、KRAS野生型的腺癌患者,ALK阳性比例高达30%-42%,所以这一人群的患者有必要就ALK基因改变做进一步检测。
近几年,新的ALK靶向药物发展迅速,以Alectinib、Brigatinib、Ceritinib为代表的第二代ALK靶向药物,以及以Lorlatinib为代表的第三代ALK靶向药物相继推出,其中多项研究的结果一次次刷新晚期肺癌治疗的生存数据,为ALK阳性患者的靶向治疗带来了强有力的武器,如艾乐替尼(Alectinib),在二线治疗和一线治疗中都已获得FDA的批准上市,在日本的研究中,300mg每天两次给予艾乐替尼治疗,在ALK阳性患者中获得了93.5%的缓解率,一线治疗使用艾乐替尼PFS超过20个月。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