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我们对肺癌也进行了精准分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癌给予相应的治疗。ALK阳性就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特殊亚型, ALK基因在2007年被确定为肺癌领域的独立启动基因亚型。在2011年,FDA已经批准了针对ALK阳性的分子靶向药物,其在中国临床实践中也有5-6年的临床治疗历程,我们见证了ALK阳性患者生存时间在不断被延长,使ALK阳性肺癌患者治疗策略发生了很大转变,从最早单一的克唑替尼逐渐发展到现在有多个二代药物甚至三代药物在临床中应用。
在目前众多不同代数的ALK抑制剂都出现在临床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合理的运用这些药物尤为重要。目前在全球上市的ALK抑制剂有第一代克唑替尼,第二代色瑞替尼、阿来替尼以及布加替尼以及即将上市的恩莎替尼,第三代ALK抑制剂有劳拉替尼,形成了“5+1”ALK抑制剂格局。
克唑替尼使ALK阳性患者的总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生存时间达3年以上,同时随着国家医保政策以及“4+7”等等一系列医药改革政策的实施,克唑替尼也进入了医保范围,患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目前随着二代、三代药物的开发,阿来替尼和色瑞替尼都显示了非常好的超越克唑替尼的疗效,ORR、PFS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在临床上二代ALK抑制剂是直接应用于一线,还是序贯使用,是摆在临床医生面前的重要选择。从目前数据来看,ALK抑制剂之间具有明显不同,首先表现在药物所批的临床数据和适应证并不完全一样,克唑替尼和阿来替尼在国内获批了多线选择,色瑞替尼仅仅获批了二线治疗适应证,因此在中国范围内我们还是要根据中国实际的国情进行药物选择。三代药物目前还没有被CFDA获批。
更多新闻请您访问 肿瘤 https://www.kangantu.com/
请简单描述您的疾病情况,我们会有专业的医学博士免费为您解答问题(24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